您當前的位置: 保駕護航裝修網(wǎng) 本地新聞 祖孫三輩考取同所大學 三代高考命運的流變
您當前的位置: 保駕護航裝修網(wǎng) 本地新聞 祖孫三輩考取同所大學 三代高考命運的流變
來自:保駕護航網(wǎng) 閱讀:210人已瀏覽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6-08 分享:
導語
2017年高考如約而至,今天,全國940萬考生將走進考場。今年是恢復高考40周年,40年前的1977年9月,全國高校招生工作會議召開,會議決定立即恢復停止了10年之久的高考。以“統(tǒng)一考試、擇優(yōu)錄取”的方式選拔人才上大學。當年12月,沒有復習多久的考生便興奮而忙亂地走進了考場。
讓我們逆向撥動時光的秒針,把鏡頭慢慢搖向一個家庭的祖孫三代考生,他們走進了同一所大學,體驗了以“高考的名義”而帶來的些許人生轉變,不管是時代的安排,還是命運的巧合,這些轉變也從一個側面連綴起半世紀的共和國的歷史……
出場人物
郭樹松,1943年生于保定清苑縣,今年74歲。1963年考入北京政法學院(中國政法大學前身),公社首個大學生。曾任當?shù)厝舜筇幖壐刹?,現(xiàn)退休。家庭身份為姥爺。
王振力,1968年生于邯鄲大名縣,今年49歲。1987年考入中國政法大學,當年縣文科狀元?,F(xiàn)就職于當?shù)胤ㄔ?。家庭身份為父親。
王穎昕,1995年生于邯鄲市,今年22歲。2014年考入中國政法大學,市文科14名。現(xiàn)就讀于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(jīng)濟法學院。家庭身份為外孫女、女兒。
高考的“沖動”——
“脫農(nóng)”、精英與多一種人生選擇
郭樹松生長在保定農(nóng)村,郭家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(nóng)民,靠著掙工分過活討生計。1963年那年,老郭已經(jīng)20歲,在當?shù)氐目h高中讀書,由于有點稟賦,還經(jīng)常幫助老師出個黑板報啥的,讓一班同學好生羨慕,這個頗帶有“文藝范兒”的工作也讓老郭生出一種朦朧的自豪感和愛戀,直到有一天,老郭突然覺得在“餓著肚子干農(nóng)活”和“出黑板報”之間,有一個跳板可以讓他跳過去徹底“脫農(nóng)”,那就是——高考!
“上大學,當公家人,還能吃飽飯!”就這么簡單,這就是老郭的高考“沖動”!他記得1963年7月那個炎熱的下午參加完高考后,他用袖子抹著鬢角的汗水走進家門時,郭父詫異地問怎么這么早就放假回家了,“我說參加完高考了,父親說高考是什么,趕緊下地干活去!”
老郭的女婿王振力作為60后,在30年前的1987年參加高考時正是“千軍萬馬過獨木橋”蔚為壯觀的時期。家中排行老三的王振力出身于教師家庭?!霸谖覅⒓痈呖嫉哪莻€年代,高考是人生唯一的出路,沒有別的選擇?!蓖跽窳φf,在備考時,他就不斷告誡自己,不論用多少年也要考上大學,這是一個縣城青年前往大城市、用知識改變命運成為精英的最好機會。他正是懷著這樣的心情,緊緊握著家里特意給他置備的“豪華”文具——一支英雄金尖鋼筆走進考場的。
作為90后,王穎昕對于考大學的感覺則和祖輩、父輩完全不同:“其實我一點也沒有緊張。高考不是我的救命稻草,它只是一次經(jīng)歷。哪怕河北是高考大省,其實每年的本科錄取率也接近50%,在當下上大學只是多了一種選擇而已,其實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!”
作文與考場——
“五一日記”和兩個風扇的考場
作文似乎是高考最能撩撥人心的內容,從這祖孫三代人參加高考的作文題目上也可以看到社會觀念的嬗變:在郭樹松的印象里,高考作文題對于熱衷辦黑板報、關心時政的他,熟悉又簡單?!爱敃r題目是二選一,‘五一日記’和‘唱國際歌所想到的……’我看了題目就選擇的是唱國際歌,這得跟當時火熱的‘反修’‘防修’聯(lián)系到一起嘛。我的高考成績果然可以,跟這作文寫得好有關系!”
而王振力1987年和王穎昕2014年的高考作文題分別是理論聯(lián)系實際的一篇短文和給材料寫作文。
如果說姥爺?shù)挠洃浝镉∠笞钌畹氖亲魑模敲磳ν跽窳Ω概畞碚f,考場的環(huán)境則是最令他們難忘的。在那1987年悶熱的夏日,7月7日、8日、9日三天,19歲的王振力和全國228萬高考考生一起,用鋼筆書寫著自己的未來。酷暑的夏日,壓抑的氣氛,只有兩個風扇的考場里,悶得像個蒸籠。室外,蟬鳴陣陣,夾雜著熱浪和土腥濃烈的味道,久久不散。7月7日下午考數(shù)學時,大家都是一邊拿著衣袖擦汗一邊演算答題,狼狽不堪。
相形之下,女兒王穎昕卻顯得從容得多,因為考場就設在母校邯鄲一中,教室里的一桌一椅都是最熟悉不過的,唯一的變化就是,平常拼起來的兩張桌子被拉開距離,教室人數(shù)由平時的60多人減少至30人。這場景,在高三無數(shù)次模擬考時早已經(jīng)歷。
說到考試內容的變化,不惑之年的王振力翻起女兒高考文科綜合試題,最感慨的一點是:知識越考越活了!他說當年自己學歷史時主要是記誦歷史年份等“知識點”,而現(xiàn)在呢,則多是給出材料做分析,不再只是死記硬背。
大學的變遷——
祖孫三代在母校留影
今年5月,中國政法大學舉行65周年校慶大會,王穎昕作為本科生代表發(fā)言?!拔沂羌抑械谌ù笕?,我的姥爺和我爸爸同樣都畢業(yè)于政法大學?!背擞H情之外,一家人也被另一重校友的身份所連結。
彼時,坐在觀眾席上的郭樹松一邊鼓掌一邊回憶起初進法大校門的情形。1963年秋,他帶著和父親到信用社貸的12塊錢,揣著錄取通知書,走了10里路到縣里,又從縣里坐汽車到保定,從保定坐火車輾轉進京。終于到達了坐落在北京西郊學院路的北京政法學院,郭樹松走進校門,望著高聳的六層高磚混教學樓,雕花拱門尤覺氣派,從南到北、從西到東,走路不會超過5分鐘,而學校周圍是大片的莊稼和荒地。6個班二百多人擠在一間教室聽課,鴉雀無聲。
郭樹松回憶,當年學校只有一間容納一百多人的閱覽室,同學們在此可以借閱一些其他院校的教材,一本教材全班輪流著傳閱?!澳菚r民國時期的法律已被完全廢除,新的法律體系還未建立,我們的法學專業(yè)課只是以理論學習為主?!惫鶚渌烧f,1963年的法大雖說設施簡樸,但是也打開了學子們法學的視野和對國家法治建設的期冀。
到了1987年,北京政法學院更名為中國政法大學,昌平新校區(qū)在這一年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。那年8月的一個早晨,19歲的王振力來到昌平區(qū)新建的校區(qū)作為新生報到。
站在校門口,王振力看到的是一片仍在開工建設的工地,只有兩三棟教學樓和一棟“梅園”宿舍樓,放眼望去,一抹晨曦在中國政法大學的牌匾周遭鑲嵌了一縷金邊。那場景正好像彼時的中國,市場經(jīng)濟呼之欲出,法治建設輪廓初現(xiàn)。這一點從當時的課程設置上也能看出個大概:1987年,法大設置了政治學、法學兩個專業(yè),共有4個系,課程設置上刑法、民法、訴訟法等已經(jīng)與現(xiàn)在相似,也有各種各樣的選修課。當時給王振力上課的老師如江平、舒國瀅等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多成為中國的法學泰斗。
而作為家里的寵兒,第三代人王穎昕高考填志愿時,在究竟要不要女承父業(yè)這個問題上,起初讓全家有點糾結?!吧暇W(wǎng)查到分數(shù)時是晚上12點,我爸和我討論志愿到了凌晨兩三點,也許是命運的安排吧,一來二去還是被第二志愿中國政法大學錄取。我就成了名副其實的‘法三代’?!?014年秋天,王振力和妻子送女兒去學校報到,而舅舅則開著車帶著姥爺、姥姥等親戚前往北京,車里裝滿了王穎昕的行李。到達學校后,一家三代“校友”在“中國政法大學”牌匾前拍了一張照片。
在大學包分配的年代,郭樹松、王振力都被分配到邯鄲市政法系統(tǒng)工作。和父輩、祖輩不同,王穎昕從一進大學就給自己個人職業(yè)做了相應的規(guī)劃?!按笠弧⒋蠖煤脤W習專業(yè),參加社團和講座,大三開始準備司法考試還有研究生考試?!睆睦褷?shù)礁赣H,都很支持孩子考研,姥爺郭樹松和父親王振力都認為, “讀這個專業(yè),研究生學歷,才可能找到個比較好的工作。我們上兩代從沒像現(xiàn)在競爭激烈?!?
掌聲又一次響起。郭樹松被外孫女精彩的演講從碎片的回憶中喚醒。幾番寒暑,際遇變遷,半個多世紀里,一家三代人走進同一所大學,而那不同時空里的三次高考,將永遠定格在記憶中,成為聯(lián)系一個家庭命運的特殊紐帶。
聲音
祖孫三代同答高考意味著什么?
郭樹松:當時的想法很簡單,就是通過高考,改變人生命運,不再“臉朝黃土背朝天”。
王振力:高考對我而言是一次人生的升華。通過學習增加閱歷、明確人生觀、學到社會知識,這是對人整體素質的提升。高考在我們那個年代就是一座獨木橋,是選拔人才的最好途徑。
王穎昕:高考對姥爺、爸爸而言就像一個階梯,他們跳上去了就能改變命運。但是,高考對我而言不是改變命運,考上大學也不是一件困難的事,但考上一所好大學能讓我獲得一個平臺,有更多的人生選擇。
數(shù)說高考40年
高考報名人數(shù)在2008年達到歷史最高峰1050萬人之后,中國高考報考人數(shù)急劇下降,直至2014年起止跌趨穩(wěn)。
伴隨全國高考報名人數(shù)總體的下降趨勢,以及錄取規(guī)模的持續(xù)增加,大學錄取率逐步飆升。1977年錄取率為5%,2016年錄取率為82.15%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40年間,中國的大學錄取率增長了16.43倍。
近年來,高分的考生越來越多。以北京為例,2016年高考600分以上考生共計11398人,占比高達18.6%,創(chuàng)歷史新高。這是北京高考600分以上考生占比連續(xù)第四年超高10%。
出國留學已不像八九十年代那樣局限于一個小圈子,而是變成一種新常態(tài)。教育部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(shù)為54.45萬人,其中讀本科者超三成,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留學輸出國。
此商家未上傳營業(yè)執(zhí)照
您可以查看其他商家資料
為促進消費者和保駕護航平臺內經(jīng)營者(以下簡稱“經(jīng)營者”)良性互動,確保評價內容系基于真實的交易作出的客觀、公平的評價,為消費者選擇經(jīng)營者提供可靠的指引,特制定本評價規(guī)則。
本規(guī)則適用于保駕護航平臺內的所有消費者和經(jīng)營者。
交易雙方發(fā)布評價以及回復的內容應當客觀、真實、合法,且與交易的商品或服務具有關聯(lián)性,不得利用評價侵害相關方合法權益。
消費者在保駕護航平臺對經(jīng)營者的評價范圍包括“動態(tài)評分”和“評論內容”;“動態(tài)評分”包括“綜合評分”、“設計水平”、“施工質量”、和“售后服務”。
裝修工程施工完畢后,消費者可對經(jīng)營者在保駕護航平臺進行評價。
店鋪評分由消費者根據(jù)以下四個動態(tài)指標,即“綜合評分、設計水平、施工質量、售后服務”對經(jīng)營者作出星級評分。每個指標為五個檔位,即“一星(很差)、二星(一般)、三星(滿意)、四星(非常滿意)、五星(無可挑剔)”。
對于消費者發(fā)布的評價內容,建議經(jīng)營者24小時內進行回復處理。
消費者發(fā)布的評價內容、曬圖以及經(jīng)營者對消費者評論的回復中不得出現(xiàn)法律法規(guī)不允許的內容,包括但不限于:涉及違反廣告法、憲法或其他法律法規(guī)要求的內容的;涉及政治、淫穢色情、暴力、反政府言論、賭博、毒品等內容的;辱罵或污言穢語;未經(jīng)他人同意,涉及使用他人圖片并編輯后發(fā)布的;盜用他人圖片或未經(jīng)他人同意使用他人圖片并編輯后發(fā)布的;以物質或金錢承諾為條件鼓勵、引導消費者進行“好評”的營銷內容。
如果消費者存在不合理評價、惡意評價行為,經(jīng)營者可以向保駕護航平臺發(fā)起申訴,保駕護航平臺將根據(jù)經(jīng)營者提供的證明材料進行審核,經(jīng)保駕護航平臺判定此評價內容為不合理或惡意的,保駕護航平臺有權折疊該評價。
為了確保評價的客觀真實性、合法性,保駕護航平臺工作人員對消費者的評價內容須在消費者發(fā)布后2日內進行審核,經(jīng)審核后不存在本規(guī)則第七條情形的,方可在保駕護航平臺展示。
本規(guī)則自2020年5月20日生效。